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网
- 发布时间:2014-4-16
- 查看:1509
——2014年1月16日在宜丰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县 长 张智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二〇一三年工作回顾
2013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稳中求进、发展升级”基调,按照“强内功、争进位”,“三年大竞赛、继续创佳绩”的要求,紧扣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四大战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县生产总值84.1亿元,增长9.8%。财政总收入达到11.87亿元,增长18.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17.3%。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5.56亿元,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55.56亿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9417元,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增长12%。各项存款余额89.51亿元,增长17.24%;贷款余额47.05亿元,增长28.42%。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大竞赛”先进县,三年总评全市第二。
——工业发展实现新提升。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45个,其中 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进资25亿元,增长25.88%;利用外资5094万美元,增长14.2%;外贸出口1.7亿美元,增长7.6%。争取重大项目用地指标1520亩,争取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用地指标1500亩。工业园区新增投产企业16家,累计达到189家;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51.2亿元,增长20%。完成环保电源产业园主干道建设,康替龙竹业公司建成全省首个企业集装箱国检监管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8亿元,增长14.2%;主营业务收入134亿元,增长21%;利税总额16.5亿元,增长27%;纳税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3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6家。工业用电量增幅列全市第一,总量全省第三。
——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3.5亿元,粮食播面58.5万亩,粮食产量28.9万吨,实现“十连增”。7个乡镇秀美乡村建设通过验收,38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进展顺利。完成造林3.76万亩,被列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完成1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48座山塘清淤整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板坑水库、县城城防、棠浦城防等工程基本完工。建成4.54万亩高标准农田,获批第五轮小农水重点县。新增农民合作社147家、累计276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机总动力达63.1万千瓦。获得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竹产业发展先进县、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等称号。
——旅游商贸蓄积新能量。加大了宣传推介力度,先后与国内多家大型旅游集团接洽开发事宜,央视禅宗系列片开拍,“禅风竹韵·山水宜丰”旅游品牌初显。黄檗禅寺、洞山普利禅寺、资寿寺复建进展顺利,九天旅游漂流项目正式营业。“宜丰物华模式”媒体访谈会成功举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金源小贷公司正式开业,赣州银行落户,宜丰大酒店、嘉美影城投入运营,红商城、厚德大酒店等项目扎实推进。
——城乡建设展示新面貌。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复评。累计拨付重点工程建设资金5.71亿元,实施68个城镇重点工程项目。抓好了县城规划区土地收储工作。启动镇村联动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沿山公路排水、特殊教育学校、新昌二小改扩建、新昌四小搬迁工程、社会福利中心全面竣工,启动了城南中学建设。荷舍504套廉租房投入使用,陂下1153套公租房、人民医院48套棚户区改造基本完工,虎形东巷168 套安置房、600套农村危房改造顺利推进。知青路延伸线、荷舍至棠浦、城西路改造、苦竹坳至棠浦大中修等道路竣工通车,城南大道、棠浦至村前路基完工,硬化、改造村组公路150公里。
——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拨付民生领域资金12.3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17361名城乡低保、1642名优抚对象得到有效救助。城镇新增就业461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826人。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各2个。新农合意外伤害引入商业保险模式,乡村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首次通过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图书馆晋升国家一级馆,县城社区建设得到加强,省属企业社区移交工作顺利完成。全民健身氛围浓厚。人口计生服务得到提升。“三网”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指数居全省、全市前列,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行政服务呈现新气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0件、政协委员提案107件,办结率100%。深化“两集中、两到位”,精简行政审批,清理行政审批项目4个,取消(免征)收费项目11个。创新政府投资管理,先后对97个政府性(部门)投资项目进行了标前审计,审计金额4.73亿元,核减金额4353万元。与此同时,物资、供销、法制、人防、残联、气象、水文、防震减灾、外事侨务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回顾2013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总揽全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宜丰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企业支柱不壮、城镇化率偏低、安全稳定压力大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〇一四年工作安排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以调优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突出“谋发展、比实干、争先进”,按照“争进位、促升级,增幅站前列、工作创佳绩”的要求,统筹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旅游旺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努力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重点发展、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为加快建设幸福宜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县经济发展实现“1123”目标:即:GDP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增长10%以上;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总量确保在全省前移3位,突破15亿元,增长25%以上。其他指标为:争取政策性资金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以上;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27%以上;引进内资、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分别增长20%、10%、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社会事业办好六件实事:一是园区污水处理厂、清水桥110KV变电站、长新110KV变电站建成投运,完成港华燃气园区门站建设对接“西气东输”工程;二是完成武吉高速宜丰出口收费站及迎宾大道改造、城南大道建设、棠浦至村前拓宽改造、宜潭公路大中修工程,加快渊明大桥及物华路建设;三是推进城南中学建设,启动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扩建工程,完成城南幼儿园建设;四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垦区、农村危旧房改造步伐;五是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生猪定点屠宰场建成投运,推进城东农贸市场、停车场建设;六是续建洞山、黄檗山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景区功能。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扩大开放,推进工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一是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强化项目“一名县领导,一个县直单位、一个乡镇场、一家金融机构”的“一带三”帮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集中整治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优化软环境,进一步浓厚“亲商、安商、护商”的氛围。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的发展环境考评机制。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帮扶各类人群自主创业。二是突出产业招大引强。围绕央企、世界500强、国内2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重点招商,突出LED照明、食品医药等产业,强化县四套班子牵头产业招商的机制,推行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力争年内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20个以上,新引进、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是全力扶持龙头项目。强化项目用地、用电、用水、用工、融资要素保障,促进生产要素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抓好万国矿业60万吨扩建、康替龙竹业以及长新电源等环保电源企业改扩建,全力推进LED光谷产业园、景田矿泉水、鼎盛玻璃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家,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
(二)坚持示范带动,做大现代农业,夯实发展基础。一是重在发展优势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粮食、毛竹、油茶、畜禽、苗木花卉和绿色(有机)六大产业发展。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引导建立家庭农场,推进健康养殖。二是重在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康替龙竹业、正邦油茶、景笙丹桂等龙头企业发展,启动正邦油茶科技示范园、昌全农业项目建设。培育万亩葛种植基地,力促葛加工项目落户。力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力争达2家。三是重在夯实农业基础。结合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实施41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实施2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3.16万亩高标准农田。抓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2.3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三)坚持守护生态,做活旅游商贸,激活发展潜能。一是注重优化生态环境。坚持“三禁伐、两限伐”,加强天然阔叶林保护。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全县“城乡同创、清洁家园”整治活动,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抓好秀美乡村建设,提高农村清洁工程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把宜丰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福地。二是抓好旅游项目建设。按照“把宜丰打造成为武汉、长沙、南昌的后花园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立足禅宗、生态、古村、温泉等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旅游招商,力争在区域性总体开发上有新突破。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洞山普利寺、黄檗寺建成投入使用,推动九天旅游创4A景区。三是提升大商贸物流业。推进物华大市场首期商铺运营,红商城、厚德大酒店主体工程完工。抓住“四高一铁”机遇,引进培育主营业务超千万元的物流企业1家。促进金融服务、连锁经营、商务会展等三产服务业发展,培育根雕、奇石、兰花等产业健康成长。
(四)坚持科学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拓宽发展空间。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双核两区三带”的布局,全力构建县城区、乡镇(场)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完善城东、城南修建性规划和光华大道两侧概念性规划。结合东方禅文化园、竹文化园,将武吉高速路口至行政中心(新昌东大道)和迎宾大道打造成城东文化产业带。推进城南区建设,打造集教育、现代服务、物流于一体的城市新区。推进镇村联动建设,以潭山、天宝、黄岗山“三位一体”打造县域次中心和中部旅游目的地。二是提升城市建设品位。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大力实施安全、文明畅通工程和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抓好棚户区、垦区改造工程。推进小街小巷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昌栗高速建设,衔接万铜高速和岳吉铁路立项及开工建设,完成洞山旅游公路敖桥至板坑水库段拓宽改造,继续推进组级公路、独立桥建设和危桥改造。
(五)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社会管理,提升发展质效。一是着力推进改革驱动。跟进各项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举措推动工作,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以及急难险重任务中严格执行包干制、倒逼制、约谈制、督查制、奖惩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二是抓好民生及社会事业。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农村教师周转房等项目。健全人口计生长效机制。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做好保障扩面工作。城镇新增就业468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960人。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对已确认的9444名农村困难居民实行全面帮扶。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基层平安创建力度,发挥“三网”体系基础性作用,打造“枫桥经验”宜丰特色,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加大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依法行政,抓好作风转变,强化自身建设。一是依法履责。深化“六五”普法,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着力打造法治型政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二是转变作风。抓好政府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落实“五制”要求,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三是严格廉洁从政。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强化项目标前审计、招投标、变更签证等环节监管,打造高效廉洁的“阳光工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全力打造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虽有压力,更有动力;既有挑战,更有信心。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快建设繁荣、秀美、和谐的幸福宜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解释
1.“四大战役”:工业产业升级强攻战、服务业发展大会战、城市建设升级战和农业产业化扩张战。
2.粮食产量“十连增”:全县粮食产量连续10年保持增长。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4.“宜丰物华模式”:即“商会+企业+商户”模式。江西物华大市场有限公司与南昌洪城大市场商会、南昌服装商会等多家商会,协同100多家省级代理商,2012年底启动遍及全省的二级批发市场建设工程,并选址宜丰建设第一个示范项目——江西物华(宜丰)大市场商业综合体。
5.“双核两区三带”:“双核”,即:一核为县城区、一核为“大潭山”;“两区”,即:城东城南新区、老城区;“三带”,即:城东文化产业带、城西彩色苗木带、城北休闲娱乐带。
6.“四高一铁”:武吉高速公路、昌铜高速公路、昌栗高速公路、万铜高速公路,岳吉铁路。
7.“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全省统一开展的造林绿化工程,主要包含六大工程:森林城市创建工程、森林乡村创建工程、通道绿化提升工程,绿道建设工程、生态富民产业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
8.“三网”体系:我市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建设的特色工作,即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城镇社区网格化及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构建“网络上运行”、“网格化管理”、“网兜式服务”的“三网”工作体系。
9.“枫桥经验”: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
10.中央“八项规定”: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1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以后的剩余除以家庭人口,就是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纯收入主要用于家庭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