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河之歌

  • 作者:丁群
  • 来源:宜丰县林业局
  • 发布时间:2018/5/11
  • 查看:131

从奔流不息的黄浦江到波光粼粼的锦河水,凌河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他对青春的追忆正如他的名字——凌河,片刻也离不开对“河”的眷恋!

 1969年3月5日离开上海的时候,凌河才16岁。凌河插队的地方有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叫光华水库。这座水库是以所在地光华大队而得名。给凌河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干部工作作风扎实,从领导到干部很少坐机关。修光华水库时,县领导一年有三百天下沉到生产队一线。

凌河他们这一批知青共10人,都被安排在下高生产队。相比同一批到安徽、内蒙、云南的知青来说,他们是幸运的。起初一段时间大队安排他们知青在老表家吃派饭,能够吃得饱。那时的风气非常好,每顿4两粮票,1毛5分钱。每一顿都付钱的。他们每个月是60斤的定量。让他们疑惑不解的是:老表都是用木制饭甑蒸饭,人吃的是经“捞”过之后的饭“渣”,而最营养最好吃的米汤却是给猪吃的。下高属于典型的人少田多的村子,虽说能吃饱饭,但是干活却是苦得不得了!双抢五十五天,每天早上4点就出工,晚上9点半才回来。平均每天需要劳作十六七个小时。水田里蚂蟥多,洒了不少石灰,到中午的时候田里大概有60摄氏度。这对于他们这些从未吃过苦的知青来说,是一种怎样的艰难呀!凌河总是虚心向老农讨教农活技巧,没过多久,他就成为插秧的一把好手。有人问他:“凌河呀,你插秧又快又好有啥诀窍?”他笑着解释说:“这都是从小喜欢打牌的功劳,插秧和发牌是一个道理嘛!”

时光在季节更替中悄然消逝,相比春、夏、秋而言,凌河他们这些上海知青更喜欢宜丰的冬天,因为冬天参加兴修水利有三大好处:一是有饭吃,不会饿肚子;二是不用打赤脚;三是天暗得早,收工早。

尽管他们饱尝劳动的艰辛,但在劳动之余,也会顺便在水田里搞点小鱼、泥鳅回来炒辣椒吃,享受一番难得的人间美味!

老表们对知青十分关爱。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把知青的厨房和灶台压垮了,在他们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之际,生产队书记叫知青们到他家去搭膳,让他们在严寒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温情。

修光华水库之前,凌河被抽调到公社工作,负责编印每天一期的公社“双抢战报”。当时,他还自办了一份油印的文学报《锦河》,主要刊登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

八年的插队生活改变了凌河,也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直到现在他还一直保持着江西老表的生活习惯:一是早睡早起。多年来,他一直是10点上床睡觉,4点起床工作。二是喜欢吃“硬饭”,也就是在江西时吃的木制饭甑蒸饭。三是无辣不欢。他最爱吃的一道菜还是当年在宜丰插队时吃的“辣椒炒咯咯”(宜丰方言,辣椒炒蛋的意思)。

在锦河之滨,凌河度过了人生之中最美好的年华,唱响了波澜层叠的青春之歌。当他回眸那段难忘的日子时,他深情地说:“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在插队时与江西的贫下中农和基层干部的接触中形成的。江西农村的艰苦生活也让我对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文化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由于在江西插队期间曾做过一些文字工作,练就了不俗的文笔,同时也积累了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回上海后写了几篇关于基层工厂的典型材料,受到领导器重。不久我就借调到机关作干事。考上大学后,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卯足干劲追回荒废的青春。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上海市委机关、《民主与法治》杂志社、《解放日报》工作,曾任律师、《民主与法治》社采编部主任、《解放日报》首席编辑、评论部主任等职务。在《解放日报》评论部,我曾写下数千篇脍炙人口的评论、杂文……”